close

WEFV2626EFCEYYYB15VEF

 

內容簡介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之交,在中國大陸發生了一場歷史上罕見的大饑荒,從1958年至1962年期間,據不完全統計,中國餓死了三千六百萬人,因飢餓使得出生率降低,少出生人數估計為四千萬上下,餓死人數加上飢餓而少出生人數共計七千多萬人,這不僅是中國歷史上所發生的災荒中死亡人數最多的一次巨災,也是人類當代史中最為慘痛的空前大悲劇。

  究竟這是一場天災還是由「人禍」所造成的大災荒呢?官方對此或含糊其詞,或有意掩蓋,竭力淡化這一歷史事實。然而,劉少奇當年曾對毛澤東說過:「餓死這麼多人,歷史上要寫上你我的,人相食,要上書的。」可是,時至今日,在中國內地仍未能見到有一本紀錄這一場大災難的信史問世。

  本書作者從事新聞工作數十年,他窮數年之功,跑遍了當年災難最嚴重的十幾個省份,親自查閱無數公開或秘藏的檔案與記錄,訪問當事人,反覆查證,以史筆之心與新聞記者的良知,數易其稿,真實地再現了這段慘絕人寰的人間痛史,並以大量的事實和數據,條分縷析造成這場大饑饉的主因並非天災,而是在氣候正常的年景,在一個沒有戰爭、沒有瘟疫的和平發展年代裡所發生的慘劇,作者還深刻地指出,這個中國當代史上的大饑荒的成因及結果,也間接引發了另一場浩劫 ── 文化大革命。

  本書篇幅宏大,材料豐富,許多史料乃為首次披露,內容震撼,觸目驚心,有令人不忍卒讀之概。現在還活著的五十多歲以上的中國人對這場大饑荒應還記憶猶新,這是一本承載了許許多多老百姓的集體記憶之書,亦是為那三千六百多萬受難者所立下的紀念「墓碑」之墓誌銘。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楊繼繩


  新華社高級記者,著名學者。1966年畢業於北京清華大學。在新華通訊社任記者、編輯35年。現任《炎黃春秋》雜誌社副社長、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第五屆理事。發表新聞、通訊、評論數以千篇計。出版專著有:《技術商品與技術市場》、《技術貿易學》、《社會奧秘之門》、《鄧小平時代》、《中國社會各階層分析》、《中國改革年代的政治鬥爭》等。1984年被評為全國優秀新聞工作者。作爲有突出貢獻的專家,1992年開始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目錄

前言:永久的墓碑 5

上篇:各地情況展現
第一章 禍起中原 33
第二章 甘肅不甘 119
第三章 天府飢魂 179
第四章 安徽不安 255
第五章 糧倉裏的餓號 339
第六章 富饒的饑饉 363
第七章 嶺南風雲 399
第八章 齊魯之難 431
第九章 浙江之折 463
第十章 大饑荒中的雲南 487
第十一章 燕趙悲歌 523
第十二章 黑色的貴州 559
第十三章 各省饑荒縱覽 577
第十四章 大饑荒期間的城市生活 613

下篇:綜合專題
第十五章 罪不在天災,也不在蘇聯 647
第十六章 大饑荒的禍根是這樣釀成的 671
第十七章 人民公社——大饑荒的組織基礎 705
第十八章 公共食堂 737
第十九章 「五風」肆虐 771
第二十章 執政者對危機的反應 809
第二十一章 廬山之變 847
第二十二章 糧食問題 919
第二十三章 大饑荒期間中國的人口損失 971
第二十四章 大躍進狂瀾中的國民經濟 1007
第二十五章 大饑荒年代的社會震動和社會控制 1039
第二十六章 大饑荒的制度背景 1061
第二十七章 集體信仰——共產主義宗教 1087
第二十八章 大饑荒對中國政治的深遠影響 1109
有關大饑荒的大事記 1155
參考文獻 1177
 

詳細資料

  • ISBN:9789882190665
  • 規格:平裝 / 1106頁 / 16 x 23 x 5.53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香港
  • 本書分類:>
  • 本書分類:> >

內容連載

第一章
 
禍起中原
 
河南省位於中國中原地區。在20世紀60年代,這裏紅旗舉得最高,「經驗」出得最多,飢餓也十分嚴重。河南的饑荒是從政治運動開始的。1957年7萬人被打成右派分子,佔全國右派分子總數55萬人的12.73%,佔河南省幹部總數的15%。○1 1958年又開展了揭批「潘楊王右傾反黨集團」運動。政治運動造成了恐懼和狂熱,造成了浮誇和殘忍,也造成了一系列慘絕人寰的悲劇,其中,「信陽事件」最引起人們的關注。
 
信陽事件
 
據當年中共中央監委(即中紀委的前身)派往河南調查的李堅對我說,河南餓死人最多的有三個地區,一是信陽,二是南陽,三是許昌。當時信陽影響最大,成為震動一時的「信陽事件」。○2
 
信陽地區位於河南省東南,與湖北的孝感、黃岡和安徽的安慶、六安、阜陽五個地區接壤。在1958年,信陽地區轄信陽、息縣、固始、潢川、新縣、羅山、淮濱、商城、光山、確山、西平、汝南、新蔡、泌陽、遂平、上蔡、平輿、正陽18個縣和信陽、駐馬店兩個市鎮(當時駐馬店為鎮)。全區面積28,000平方公里,850萬人口。這個區的一大半面積曾是大別山、桐柏山老革命根據地,戰爭年代為革命犧牲了數十萬人。當地的老人說:「對共產黨來說,大別山樹有功,草也有功。」這裏是河南省的重要糧棉產區,還盛產茶葉、木材、毛竹、油桐、藥材,素有「青山綠水」、「魚米之鄉」的美稱。著名的雞公山風景區就在信陽。人們說河南省「三陽開泰」(信陽、南陽、洛陽),是指這三個地區是河南經濟條件最好的三個地區。就在這樣一個地區,在1959年冬到1960年春,至少有100萬人因飢餓而死,餓死的人佔總人口的八分之一以上。然而,多年來,這個重大事件一直秘而不宣,時隔40年,外界還不知其中內幕。
 
1999年9月,為了解「信陽事件」真相,我專程赴信陽調研,陪同我的是新華社河南分社高級記者顧月忠和大饑荒年間常駐信陽的新華社記者魯保國(後在中共駐馬店市委宣傳部長的位置上退休)。由於顧月忠在當地有着良好的關係,信陽市委對我們接待十分熱情,但得知我們這個調查題目以後感到為難,他們讓宣傳部把我們送到雞公山,希望我們在這個著名的旅遊勝地玩幾天就打道回府。我們在山上呆了一天後就下山,並利用一個多星期的時間完成了調查任務。
 

 

 

 

大家好,我是中醫劉醫生 感冒是生活中最常見的疾病,儘管它只是一種小病,但是,如果沒有對癥下藥,常常難以藥到病除,因為感冒分為好幾種,比如風寒,風熱,暑濕和體虛感冒等,或者虛實夾雜,寒熱交錯,都對應有不同的中成藥。只有針對不同的癥狀選擇正確的中成藥,這樣才能藥到病除,否則可能適得其反。 ... 風寒感冒的患者,怕冷、發熱、流清涕,正確的方法是用辛溫的藥發表散寒,一汗而解。風熱感冒的患者,流涕、咯黃痰、口乾咽痛、舌苔微黃,正確的方法是用辛涼的藥清熱解表。暑濕感冒的患者,頭痛頭脹、腹痛腸鳴、嘔吐腹瀉、食欲不振,正確的方法是用芳香化濁、和中解表的藥清暑祛濕。體虛感冒的患者,面色蒼白、四肢冰冷、疲倦、咯痰無力,正確的方法是用益氣固表的藥扶正固本。 感冒退熱顆粒、感冒清熱顆粒雖只有一字之差,而適應證卻不相同,感冒退熱顆粒是治療風熱感冒,而感冒清熱顆粒用於治療風寒感冒。同樣,柴胡口服液用於風熱感冒,而正柴胡飲顆粒用於風寒感冒,小柴胡顆粒用於寒熱往來、胸脅苦滿,一旦選錯可能適得其反。 ... 中醫治療感冒有傳統的經驗和特色,主要是著眼於「正」、「邪」關係的調整,即通過對機體狀態的調整達到治療目的,同時,也要區分寒熱虛實,辯證論治。以下逸仙藥師介紹六種用於感冒的中成藥,每一種都有自身的特點,只有辨證使用,才能獲得很好的療效。 風寒感冒 多見於冬春季,是風寒之邪外襲、肺氣失宣所致。主要癥狀是惡寒重、發熱輕、無汗、頭痛、周身關節酸痛、 鼻塞流清涕、噴嚏、咽喉癢、咳嗽、咯稀白痰、舌苔薄白、脈浮緊。代表中成藥:感冒清熱顆粒。 ... 1、感冒清熱顆粒:由荊芥穗、薄荷、防風、柴胡、紫蘇葉、葛根、桔梗、苦杏仁、白芷、苦地丁、蘆根組成。其中荊芥穗和防風都是解表發汗;紫蘇葉、白芷可解表散寒;柴胡、薄荷、葛根具有發表解肌、清散伏熱;蘆根具有生津止渴;苦地丁清熱解毒;桔梗開宣肺氣,載藥上行;苦杏仁降氣止咳平喘。這11味藥配伍使用,能起到解表發汗,疏風散寒的作用。用於風寒感冒,發熱,頭痛,惡寒,無汗,咳嗽,鼻塞,流清涕。 同類的藥物:正柴胡飲顆粒、風寒感冒顆粒主要用於發熱惡寒的感冒初起;九味羌活丸主要用於外感風寒挾濕所致的感冒;荊防沖劑主要用於惡風寒重者或風寒感冒較重者;感冒軟膠囊適於風寒感冒中後期發熱明顯者常;午時茶顆粒用於外感風寒伴內傷食積證;川芎茶調散用於外感風寒所致頭痛。 患風寒感冒也可服用驗方:蔥白5節、淡豆豉9克、生薑3片,水煎服,日一次;或生薑30克、紅糖30克,煎湯分三次服用。 風熱感冒 多見於夏秋季,外感風熱、風熱之邪犯表、肺氣失和所致。主要癥狀表現為發熱較重、微惡風寒、頭痛、咽痛或扁桃腺腫痛、 鼻塞、流黃涕、咳嗽、咯出黏痰或黃痰、口渴喜飲、舌苔薄白微黃、脈浮數。代表中成藥:銀翹解毒片(顆粒)。 ... 2、銀翹解毒片(顆粒):由金銀花、連翹、薄荷、荊芥、淡豆豉、牛蒡子(炒)、桔梗、淡竹葉、甘草組成。方中金銀花和連翹都清熱解毒;薄荷、牛蒡子疏散風熱、解毒利咽;荊芥、淡豆豉辛溫解表,溫而不燥,涼而能散;桔梗宣肺祛痰止咳;牛蒡子、淡竹葉清熱除煩;甘草調和諸藥。諸藥共湊疏風解表,清熱解毒之功。用於風熱感冒,癥見發熱頭痛、咳嗽口乾、咽喉疼痛。 同類的藥物:風熱感冒顆粒適於風熱感冒,以咽喉腫痛、小便短赤為主要表現者。柴胡口服液主要用於以發熱為主者。雙黃連口服液、清熱解毒口服液主要用於發熱、咽痛為主者。 患風熱感冒也可以服用驗方:薄荷3克、蘆根30克、板藍根15克、生甘草6克,每日一劑;或竹葉10克、薄荷3克、杏仁9克、連翹9克,每日一劑。 表寒里熱感冒 表寒熱型感冒,也就是老百姓所說的「寒包火」,多發生在冬季或夏季。典型癥狀是發熱、怕冷、口乾苦、大便干、嗓子疼、鼻腔熱等。代表中成藥:防風通聖丸。 ... 3、防風通聖丸:由防風、荊芥穗、薄荷、麻黃、大黃、芒硝、梔子、滑石、桔梗、石膏、川芎、當歸、白芍、黃芩、連翹、甘草、白朮(炒)組成。方中防風、荊芥穗、薄荷、麻黃疏風散表;石膏、連翹、黃芩、桔梗清利頭目;大黃、芒硝瀉熱通便;梔子、滑石清熱利濕;當歸、白芍、川芎養血活血;白朮、甘草健脾益氣。全方用汗、清、下、利四法來攻除實邪,使上中下三焦、有攻有補、表里並治,以達到疏風解表、清熱通便的功效。用於外寒內熱,表里俱實,惡寒壯熱,頭痛咽干,小便短赤,大便秘結,風疹濕瘡。防風通聖丸既散表寒,又清里熱,是最具代表性的一種表里雙解的中成藥。 暑濕感冒 多見於夏季,因患者素有濕熱,又加感冒而得,也可因過食冷飲瓜果而引起。主要是惡寒發熱、頭痛頭脹、胸膈痞滿、腹痛腸鳴、嘔吐腹瀉、身乏無力、口淡無味、食欲不振等癥。治療宜芳香化濁、和中解表。代表中成藥:藿香正氣膠囊(水)。 ... 4、藿香正氣膠囊(水):由蒼朮、陳皮、厚樸、白芷、茯苓、大腹皮、半夏、桔梗、甘草、廣藿香、紫蘇葉等組成,其中藿香芳香化濕,紫蘇葉、白芷、蒼朮、半夏、厚樸和陳皮幫助藿香清除體內的濕氣,另外,大腹皮下氣行水,茯苓健脾利濕,可見藿香正氣水大部分藥為祛濕之藥,兼有白芷等祛風寒之藥。主要起解表化濕,理氣和中的作用。可用於外感風寒、內傷濕滯或夏傷暑濕所致的感冒,癥見頭痛昏重、胸膈痞悶、脘腹脹痛、嘔吐泄瀉;胃腸型感冒見上述證候者。 同類藥物:十滴水、六一散、雲香精、四正丸、六合定中丸、天中茶、甘露茶、甘和茶等 時行感冒 即西醫所說的流行性感冒,與風熱感冒相似,但發病快、病情重、高燒、怕冷寒戰、頭痛劇烈、肢體酸痛、疲倦無力、舌質紅、苔黃、脈浮數有力等癥。治療宜清熱解毒、疏風透表,代表中成藥:連花清瘟膠囊。 5、連花清瘟膠囊:由連翹、金銀花、炙麻黃、炒苦杏仁、石膏、板藍根、綿馬貫眾、魚腥草、廣藿香、大黃、紅景天、薄荷腦、甘草組成。清瘟解毒,宣肺泄熱。用於治療流行性感冒屬熱毒襲肺證,癥見:發熱或高熱,惡寒,肌肉酸痛,鼻塞流涕,咳嗽,頭痛,咽乾咽痛,舌偏紅,苔黃或黃膩等。 同類藥物:抗病毒口服液、板藍根顆粒、金花清感顆粒、清開靈膠囊。 體虛感冒 體虛感冒的典型癥狀是發熱怕冷、頭痛鼻塞、咳嗽痰多、乏力氣短、咳痰無力等。體虛感冒者以年老體弱者多見,容易受涼加重或反覆發作,治宜益氣解表,理氣化痰。代表中成藥:參蘇丸。 ... 6、參蘇丸:由紫蘇葉、葛根、前胡、半夏(制)、桔梗、陳皮、枳殼(炒)、黨參、茯苓、木香、甘草組成。方中紫蘇葉辛溫發散,為君藥。葛根發散風寒,黨參益氣補虛,二者共為臣藥。前胡、半夏、桔梗止咳化痰,宣肺降氣;陳皮、枳殼、木香理氣醒脾,燥濕化痰;茯苓健脾補中,這7味共為佐藥。甘草為使藥,調和諸藥。這11味藥配伍使用,可以起到益氣解表、疏風散寒、祛痰止咳的作用。用於治療氣虛外感風寒、內有痰濕證者。 同類藥物:玉屏風顆粒用於表虛不固,自汗惡風,面色晄白,或體虛易感風邪者。人參敗毒膠囊用於表證嚴重者如肢體酸痛明顯。 綜上所述,中成藥在治療感冒後咳嗽有著獨特的療效,但大多數患者不分辨證,隨意用藥,導致病情反覆。為了使中成藥更好地發揮作用,必須根據辨證論治的原則,結合辨病,選用與病情相適合的中成藥,如法服用,才能提高臨床療效。 本文來源:小金方公眾號!

 

 

WEFV2626EFCEYYYB15VEF

 

 

 

文章來源取自於:

 

 

壹讀 https://read01.com/3zEROEQ.html

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exep/assp.php/888words/products/0010542023

如有侵權,請來信告知,我們會立刻下架。

DMCA:dmca(at)kubonews.com

聯絡我們:contact(at)kubonews.com


南屯好看不挑膚色梧棲韓系髮型推薦染髮店南屯韓式木馬燙專業染髮燙髮髮廊台中北區八字劉海推薦髮廊
南屯氧氣瀏海推薦染髮髮廊 東勢單色染髮專業染髮燙髮髮廊 復古捲台中燙髮推薦勤美誠品附近中長髮尷尬期推薦髮型設計工作室 一中商圈推薦耳下三公分修剪上班族染髮推薦髮廊 台中北區染髮推薦梧棲溫朔燙上班族染髮推薦髮廊 南屯美式風格的質感男仕理髮學生染髮推薦髮廊 染髮技術最好的台中髮廊和平單色染髮學生染髮推薦髮廊 勤美誠品附近八字劉海專業染髮燙髮髮廊 台中質感色系商業髮色專業髮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體驗文大彙整 的頭像
    體驗文大彙整

    體驗文大彙整

    體驗文大彙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